刘铁 辽大文化学者
这是一次真实的邂逅。在我参与的婚恋交友电视节目制作现场,当天,第三位男嘉宾出场了。他其貌不扬,时髦话说“颜值”,不是不高,可以归零。看上去,他之前的男孩儿,不折不扣是“小鲜肉”。
女嘉宾各个跟“盘丝洞”里的“妖精”似的,这是我当面调侃她们的话,当然不屑一顾面前这位“长老”,没到第二轮,灯都咣咣地灭了。男嘉宾倒还淡然。我看不下去,开始发声。
“你们知道,他这双手能干你们女人一般都干不了的活儿吗?”
“啥活儿?他不就是电焊工嘛!”
“绣花!你们问问他,看他绣过没有?”
男嘉宾面带羞色地认可:“老师说得对。我绣的是苏绣。”
撇下那帮发傻的女孩儿,我问他:“你知道,你这个工种,最高水平体现在什么样的工程上吗?”“不知道。”
“过去叫宇宙飞船,现在叫航天器吧?”
30多年了,当年翻译一本俄文书籍时,看到的一段知识,一直浮在脑海中。苏联人说,宇宙飞船的船体,是一块一块特殊板材焊接起来的。为了在这种有缝焊接的工程里,实现“无缝”对接要求,苏联集中了所有的电焊高手。而这群“焊霸”,全是女性!至于为什么,我想,天性赋予女人的能耐,当时的观众,这里的读者,理应悟出。
从那时起,我意识到,天下的顶级技术,与逆性别的常规有关。妇产科的权威,多是男人。幼稚园里,最有耐心与经验的,是男老师。回到节目现场,我对女孩儿们说:“这双手会给你们一般男人给不了的爱!”
他叫郑琦琳。编导说,他可以上韩国,挣一月过万的薪水。但他没去。理由是,现在的老板,对他挺好。而他个人资料的VCR里,亲友团的同事们,年过半百的老大姐,那一头白发让我相信,她顶“郑琦琳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
产业工人、技术工人,我们的生活,从家庭到社会,无不依赖他们而存在。看到救援的焊枪在“东方之星”的船底闪光,我的心头,便燃烧着希望!这就是我选择在高考[微博]作文中描绘他们实践“中国梦”身影的理由。
一句“倍儿好”的口头禅,反映出了一方水土的人性和特色,让你感受到热爱生活、快乐无忧的平民世界里的纯朴厚道,给人带来的是迥异于风花雪月的煽情之作的清新气息,紧紧扣合“常挂”的题意要求。
2022年11月03日 19:42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2022年11月02日 21:46
虚拟,一种模仿现实的姿态,诉说着超越现实的梦想,却不敢回过头来,直面现实。的确,虚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现实。关上灯,戴上“眼镜”,你就可以置身各个具体的场景。技术越发达,逼真度就越高;技术越成熟,实在感就越强。VR,就是一种技术。
2022年10月30日 20:56
在最原始的社会基础上,我们观望这个世界。在父母孕育的温床中安然成长的孩子们,这群像天使般的孩子们之所以如此快乐纯洁,不是因为父母为他们塑造的温床,或是隔绝外界的保护膜,而是孩子初生时观望世界的茫然与美好。
2022年10月26日 20:20
这个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发展无所不在。我们随着大时代的巨轮,耳旁生风,身不由己地呼啸和翻滚。这世界要快起来,我们却要慢下去;这世界的技术和艺术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却在变化中寻求恒久;这世界无“微”不至,我们却努力把破碎的时间捡拾起来,整合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2022年10月24日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