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优秀作文】
一手聪明,一手老实
倘若,某天,你在某个电梯正好听见一个小姐打了屁。你是选择当众揭穿“是她打的屁”?还是选择沉默?还是在别人都向她投去怀疑的目光时赶紧替她挡一下,“不好意思,刚才是我消化功能太好了”!
选择第一种的,是老实人;选择第二种的,是聪明人;选择第三种处理方式的,你表露出你对姑娘的真诚帮助与关心,又显得那么机智聪敏,我敢说,你是一个老实与聪明兼而有之的智慧人。
做人,就做老实与聪明兼具的人吧!首先,你看,人是复杂的动物,性格特质也不必孤立地存在。于己,老实人需要聪明点才更好办事,聪明人因本性的实诚才会更显可爱。于人,老实人因为真诚担当就容易被人接纳,聪明人因为机智变通而对事有利。老实与聪明,向来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老实的人叫人摸透,虽容易吃亏受累,活得简单却也自在,可简单自在不也就是活得聪明?聪明的人叫人佩服,虽能够随机应变,活得灵巧却也很费心力,这样不也就是不够聪明?于是,你无需纠结做人是老实点好还是聪明点更为智慧了,难道你没发现,遇事该老实则老实,该滑头就滑头,让老实与聪明互相取长补短,岂不更美更实用。
再有,如今社会上大人小孩都在极力忙着整合自身发展的资源,当你的“硬件”即所谓物质能力缺乏时,人们通常会说“那就努力开发情商、智商等软件功能吧”!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聪敏圆滑起来,懂得察言观色,主张该老实则老实,该应变则应变,做起事来才容易高效快捷;有的人仍坚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做人老传统,他们相信,以真诚、稳重、务实、懂得谦让宽容或敢于吃亏等品质,同样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着各自的为人准则与喜好,老实或者聪明,天平的两端还真是难以取舍。不过,我倒觉得,老实和聪明,都是一个人立于世间的“软件”因素,都是智慧情商的表现。
你的聪敏机智、左右逢源、灵活处事的态度,就是资本。你的真诚坦荡、稳重务实、敢于吃亏、谦让宽容的品质,不也都是你成功的垫脚石吗?
引人向“真善美”靠近的老实,跟引人向“变通达”靠近的聪明,都是智慧的表现。不过,一个人最好不要过于耍弄聪明,也不要过分固执老实,那样受害的首先还是自己。你只有表现出坦率度高且应变力强,才能离成功舒适的人生更近一步。
近来再读《三国》与《水浒》。总觉得,基于刘氏二主,诸葛亮就一直是忠臣,那样满腹韬略,智慧万端的人怎么不自己当王呢?僭越则是背道,于毕生理想何益!刘备三顾茅庐,又以兄弟待之,清醒的人理应感恩戴德,恪守本分,怎能取刘备子弟而代之。这就是诸葛亮的老实!是忠诚信义的体现!若是耍滑头趁白帝城托孤便自取刘氏江山,那么,即使再有过人的智慧也得不到天下之人的认可吧?他秉承本分,继续辅佐刘禅,赢得西蜀上下人的拥戴,这就是诸葛亮的聪明所在啊。至于《水浒》里那个悲剧英雄林冲,就是过于老实地相信高太尉们不会歹毒残忍到硬要置他于死的地步,一再抱有幻想,人家不会霸占他的妻子,才一次次委曲求全,妥协退让,终致家破人亡,落草梁山。要是他早就洞察出太尉们的野心,不那么忍辱负重,及时奋起反抗,也许……至少他不会痛得这样惨。
天平的两端,一手聪明,一手老实,那中间的核心,才是智慧。只是,不知,世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权作一种做人的理想和梦吧。不是有句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至少思想也引领人的伟大。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2022年11月09日 21:46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2022年11月07日 22:10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集锦“彼岸盛开的幽兰”,“长在天空的向日葵”,“生活需要微笑”
微笑是一块磁铁,吸引并感染他人;微笑是一把号角,使你振作起来勇敢面对生活。我很想告诉米兰.昆德拉,我见过一种微笑,比上帝本人还要美。
2022年11月06日 17:18
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中国的文人中,向来便有许我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他们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们热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憩淡,他们衷情于“黄河之不天上来”的磅礴,他们倾心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净……纵然身处污泥,他们也愿开出高洁独放的花!
2022年11月06日 17:17
“规矩可以不被遵守,但不可以被毁灭。”何时开始,人们的要求也变得这样低了?老规矩需要社会的重视,需要内心的珍重。这并不是网络上的一时兴起就能够唤起人们内心对文化礼教的尊重的,然而对于这突然而至的热议与怀念,人们却应当为之欣慰。
2022年11月05日 18:06